-
法发[2016]2号 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16〕2号) 抢劫犯罪是多发性的侵犯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劫解释》)和《关于审理
2016-01-19 -
刑事犯罪借贷担保类案件裁判要点
来源:经济犯罪调查借贷担保类案件涉及刑事犯罪嫌疑是否应驳回起诉或不予受理(受理后是否应中止审理)、刑事上构成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行为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如认定合同无效后各方责任应如何承担等问题,经常困扰债权人、代理此类案件的律师甚至承办法官。从债权人的角
2016-01-19 -
李勇:引诱获取的言词证据是否一概作为非法证据排除?
来源:悄悄法律人作者:李勇转自为你辩护网正文两高三部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对于非法手段的列举范围比原来的刑事诉讼?
2016-01-19 -
浅议扒窃入罪的司法适用
浅议扒窃入罪的司法适用一、对扒窃概念的理解扒窃一词源于日常生活用语,《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修改后,扒窃上升为刑法术语,扒窃的含义除了吸收俗语原有的“窃取随身携带财物”这一内核要素外,又添加了“公共场所”等时空要素。为统一对扒?
2016-01-17 -
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的两个关键因素
检察实务|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的两个关键因素来源:检察日报作者:吴卫云 如何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区分的关键是看“意志形成”和“利益归属”这两个因素。一看行贿意志形成的过程 刑法第389条、第3
20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