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权峰作“反电诈”普法讲座
浏览量:时间:2025-09-12
2025年9月9日上午,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徐权峰律师按照市司法局安排,为巢湖市槐林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讲座。

徐权峰律师讲到电信诈骗非接触化、智能化、产业化的特点,并结合亲办案件与社会热点,揭示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高发骗局的常见套路。如刷单诈骗以蝇头小利为饵,步步诱人下载虚假APP投入巨资;冒充公检法则利用权威恐吓与虚假文书,将受害者引入“安全账户”陷阱。血淋淋的真实案例警示众人:一旦落入圈套,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背负刑责,甚至助推跨境黑色产业。
面对严峻形势,《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如利剑出鞘。徐权峰律师深入解读其“源头治理”精髓:严格限制电话卡、银行卡办理数量,从源头上压缩犯罪工具;“零容忍”打击贩售个人信息、帮助洗钱、提供GOIP设备等帮信行为;对买卖“两卡”者施以信用惩戒,涉诈前科人员面临出境严控。法律以刑事责任为底线,辅以高额罚款、拘留及民事追偿,构建起立体化追责体系,彰显国家铲除电诈毒瘤的决心。
防诈之道,重在未雨绸缪。徐权峰律师呼吁善用“反诈利器”——国家反诈APP预警、96110专线劝阻、12381预警短信,辅以“一证通查”摸清名下卡证,让诈骗无所遁形。他强调践行“三不一多”铁律: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更以合肥警方 “灵魂八问”结尾,为听众敲响防骗警钟。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而言,本次讲座更是一堂高墙外的特殊普法课。徐权峰律师深入剖析电诈链条中的法律责任,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隐)、诈骗罪以及开设赌场罪等常见罪名进行重点解读,警示他们认清红线、远离诱骗,避免重蹈覆辙。讲座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更传递了守法重生的信念,引导用合法劳动重塑人生,真正实现了惩戒与挽救并重、普法与教化同行的社会效果。
图文| 胡倩倩
编辑| 代娜娜
审核| 陶鸿 曹富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