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手记

应激反应对致伤原因及时间的推断有何影响

浏览量:时间:2022-04-20

损伤后机体的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类,实际上是统一的两个方面。机体在局部反应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全身反应,而机体的全身反应又往往对局部产生影响。

损伤后机体局部反应

损伤后机体局部反应是指各种损伤因素直接作用在机体致伤后,损伤处所发生的改变。这种改变既可以是对机体有利的,如炎症、修复等,也可以是有害的,如出血、坏死

等。有些改变可能具有利弊的双重效应,如凝血,一方面可使出血得到制止,保证维持人体正常的血容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发生血栓,进而阻塞血管并使组织因缺血而坏死。所

以,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损伤后机体的局部反应。在实践中,机体的局部反应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对生前死后伤的鉴别、致伤原因或损伤时间的推断以及损伤程度的评价等。

(一)出血

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到达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的现象称出血。出血是损伤局部最直接、最客观、最明显的反应之一。出血的原因有两类,第一类是破裂性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第二类是透过性出血,是指因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或血液性质改变(如血小板量减少,凝血障碍等)引起的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红细胞出现在血管外。例如,长时间充血可引起透过性出血,但一般发生在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破裂性出血往往伴有皮肤或脏器组织的形态改变,出血量一般较大,往往是外界损伤暴力直接作用的结果。而透过性出血一般肉眼难以察觉,在外力作用的周边或远离外力作用处均可行成。另外,因血液所有成分的流出,破裂性出血易产生凝血反应并形成凝血块,而透过性出血仅仅红细胞外出而一般不形成凝血现象。

总的来说,出血对人体有害,当一次出血量达到人体总血量的1/3(1500~2000ml)时就会发生休克危及生命。在生命重要脏器如脑、心等出血时,常常几十毫升的出血即可危及

生命,而在某些特殊位置如脑干、心脏传导系统等处,不足1ml的血量也足以致人死亡。

(二)充血

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的现象称充血,一般指动脉流入某局部血液过多所致。静脉的充血称淤血,是指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现象。充血的机理主要有三种:一是局部组织损伤使神经支配功能产生血管舒张神经兴奋而血管收缩神经兴奋减弱,从而使血管扩张。二是局部组织损伤处发生炎症反应,释放血管扩张活性物质

(如组胺、激肽等)导致小动脉扩张。三是组织的损伤缺氧引起组织代谢产物(如乳酸、肌酐等)易使血管发生痉挛及以后的扩张。淤血常常是血液回流障碍的结果,如静脉受压

或受阻塞,或心功能障碍,排血量减少而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

充血导致局部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包括因局部血量增多、血液速度快、含氧量高而使局部组织呈红色,皮肤组织因局部代谢旺盛,功能增强而产生热感。较长时间的充血可一方面引起静脉的淤血,另一方面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产生透过性出血。

(三)凝血

凝血是一种局部组织损伤伤及血管后的一种止血反应。其止血是通过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析出、粘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来实现的,也称为血栓形成,而

与血管壁本身有无破裂出血无关。

1.凝血机理

在生理状态下,心脏和血管内血液之所以能保持流动状态,是血液内抗凝血与凝血互相制约形成的动态平衡的结果。损伤后,局部血管及血液状态发生改变,便产生了凝血为主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血液)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形成具有高度活性的凝血酶原激活酶。第二阶段,是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第三阶段,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另外,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也参与了凝血过程。

2.血栓形成的条件

血栓形成一般要有三个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致使内膜粗糙以利于血小板粘集,并释放二磷酸腺苷等,使血小板越聚越多。同时,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又可启动内外源凝

血系统。(2)血流状态改变,包括血液流速缓慢、旋涡形成和血流停止致使血栓在血管壁上固定并不断扩大。(3)血液成分的改变,如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量的增高,血浆流失等,

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而易于形成血栓。

3. 血栓形成后的结果

血栓形成后,其发展和结局常见有四种:(1)血栓溶解吸收或软化。(2)血栓机化。(3)血栓钙化。(4)血栓脱落。前三者均可使血流恢复再通,而脱落的血栓则可随血流运行,在管径小于血栓直径处的血管内造成栓塞。

炎症

      炎症是一种极为常见而重要的机体局部反应,也是生前反应的重要标志。炎症基本的病理过程表现为变质、渗生和增生三种形式。

1.变质

变质是指机体局部组织细胞在形态学、代谢及其功能三方面发生改变的状况。形态学上,组织细胞出现变性肿胀,严重时引起坏死的发生。分解代谢强于合成代谢是局部炎症

组织的特点,这与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和氧化过程增强有关。在功能方面,则表现为组织细胞中血液循环和酶系统障碍,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局部组织中毒。因此,变质是一种于机体不利的过程。

2.渗出

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管壁进入组织内的状况。

液体成分的渗出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微循环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以及组织渗透压升高有关。渗出液表现为比重高、蛋白含量多、易凝固、细胞数多的特点,与一般水肿的漏出液正相反。渗出液具有稀释毒素、带走代谢产物、消灭病原微生物、阻遏细菌的扩散以及将损伤局限化等的作用,故对机体有重要的防御功能。细胞成分的渗出也称为炎症细胞浸润,是血液中白细胞受炎症灶内产物的刺激主动游走的结果。白细胞到达炎症灶后能吞噬、消化、处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等,根据不同的炎症特点其游走时间有一定的差异。

3.增生

增生是指局部炎症灶内组织细胞成分(如网状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等)的增多和分化。增生是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刺激的结果,因此一般出现在炎症的后期。增生可以限制炎症的蔓延,使受损组织再生修复,因此增生是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增生有时可使原有的组织发生改变,如心肌炎症后因增生导致的心肌硬化等。

坏死

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的状态称坏死。坏死或因外界因素如缺血、缺氧、中毒等引起,或因内部因素如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的释放等引

起。一般来说,坏死组织具有缺乏光泽、失去弹性、颜色浑浊、温度下降以及感觉运动功能丧失的特点。根据坏死机制和形态学特点的不同,可将坏死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呈灰白色凝固干燥坚实的状态称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的本质是蛋白质变性的结果。皮肤软组织的凝固性坏死常见于烧伤、电击伤等,内脏器官的凝固性坏死常见

于脾、肾等缺血所致。此外,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干酪样坏死和胰腺炎等引起脂肪坏死也属于较特殊的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组织坏死分解呈液化的状态称液化性坏死,如化脓性炎症时的脓肿。液化性坏死主要是细胞内(如炎症细胞)蛋白溶解酶和水解酶的多量释放所致。此外,脑组织因脂质多而

蛋白质少故不易凝固,所以脑的坏死常也表现为液化性坏死,或称脑软化。

3.坏疽

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污黑色、常伴恶臭味等特殊形态变化称坏疽。常见的腐败菌有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奋森氏螺旋体等。根据坏疽的特点不同,一般可

分为三种类型:(1)动脉堵塞而静脉畅通的干性坏疽,多见于体表四肢。(2)动脉和静脉均堵塞并伴有水肿的湿性坏疽,多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3)湿性坏疽的基础上又伴有产气厌氧菌的感染,产生大量气体于坏死组织的气性坏疽,多见于皮下深部组织。

(六)修复

修复是坏死的继续,是指局部组织损伤后由周围健康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增殖以完成组织修复的过程。这种通过细胞分裂增殖完成修复的现象称再生,其典型的例子即创口愈

合。

1.再生

再生可分为两类:一是完全性再生,是指再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与原来组织完全相同。二是不完全性再生,也称瘢痕修复,是指由肉芽组织来代替原来组织的过程。根据再生

程度的不同,可将人体组织分为三种类型:(1)再生能力强,主要是指能完全再生的组织,如结缔组织细胞、小血管、表皮、粘膜、骨骼、周围神经、肝细胞、腺上皮等。(2)再生能力弱,主要是指瘢痕修复的组织,如平滑肌、横纹肌、心肌等。(3)无再生能力,主要是指神经细胞,缺损后由神经胶质修补。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再生能力的强弱,仅仅是对一般程度的损伤而言,如果损伤很严重,则大部分组织细胞均以瘢痕修复的方式完成再生。

2.创口愈合

皮肤和软组织创口愈合一般分为五个基本过程:(1)创口的早期改变,包括出血、坏死、凝血、炎症、渗出、干燥等。(2)创口收缩。伤后2~3天,创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缩小创面而引起创口收缩。(3)肉芽组织生长。伤后第三天开始,从创口底部和创口边缘长出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构成的肉芽组织,并向创口内伸入直到填平创口。(4)瘢痕形成。伤后5~6天,肉芽组织中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在2~3周之后,胶原纤维增多,毛细血管闭合,肉芽组织逐渐转化为由胶原纤维为主构成的灰白色坚韧瘢痕。(5)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表皮再生开始

于肉芽组织填平创口之时,当肉芽组织或瘢痕明显高于皮肤时,表皮再生极缓慢,当创口直径大于2cm时,表皮则难以覆盖整个创口。

创口愈合的类型。根据创口的性质及其有无感染发生,可将创口愈合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平整、无感染以及对位好的创口,如手术创口、无明显污染的锐器创等。一期愈合过程中,表皮再生在24~48小时内可将创口覆盖,第三天肉芽组织即可长出并填平创口,5~6天胶原纤维形成,2~3周内可完全愈合,仅留下一条线状瘢痕。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齐,对位较差或伴有感染的创口,如钝器创、火器创等。

损伤后机体全身反应

损伤后全身反应是指机体在受损伤后,为适应或保护机体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也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提高机体承受损伤的能力的一种生理反应。例如,人体出血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将有利于止血并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但如损伤过重,机体自身反应已不足以适应时,则可引起异常的应激反应,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原有损伤的加重。

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损伤要有一定的强度,显而易见,轻微的局灶性的表皮剥脱一般不会引起机体的全身应激反应。但是,对于不同的人能引起全身反应的损伤的强度可能有所差异。另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精神因素在应激反应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例如,即使是轻微的损伤,如果是由于人体自身不慎所引起(如跌倒、磕碰等),一般不会引起应激反应。而如果发生在与人纠纷或争吵等过程中,则有时可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典型征象是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一系列伴随的功能代谢改变,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胃肠松弛,分解代谢加快,负氮平衡,血浆中某些蛋白升高等。有人将应激反应视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并按其过程分为警觉、抵抗、衰竭三

个时期。当然,能完整地表现三个时期的应激反应仅是少数,多数损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只限于第一、二期。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是人体损伤最重要的应激反应方式,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强烈兴奋。应激反应所出现的机体生理生化改变与外部表现,几乎都与此有关。

(二)代谢反应

总体而言,应激反应时能量代谢明显增强,表现为分解旺盛,合成减弱。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每日需能量约2000kcal(千卡路里),而一个大面积烧伤者,能量可能需每日高达5000kcal,所以,应激时的高代谢率本质上是能量供给的需要。机体能量来源主要取自糖、脂肪和蛋白质,此外,水、电解质及纤维素的代谢也与之密切相关。

   1.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应激反应的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增强总体上引起血糖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和血氨基酸浓度升高。

2.水代谢

应激反应时,总体上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增强,水分从皮肤和呼吸道排出增强,而尿量减少。据实验结果,每公斤脂肪在氧化过程中将释出1L水,每公斤肌肉组织可产生

730ml细胞水和约250ml蛋白质的水。因此,创伤后即使不由外界输入水分,机体也可暂时凭借代谢生成释出的水和减少尿量来维持水的平衡。

3.电解质代谢

损伤后电解质的变化总体上是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前者是因尿量减少水潴留而引起血液被“稀释”所致;后者是组织细胞损伤破裂后钾离子释出引起。某些损伤如骨折等,

将引起钙与磷的丢失而致使骨骼脱钙或血钙含量升高。

4.维生素代谢

应激反应时,机体需大量的维生素。例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而创伤组织的修复也同样需要维生素C,因此应激反应时体内维生素的排出显著

减少。

(三)循环系统的反应

机体应激反应时,循环系统的变化可分为心血管的变化、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三部分。

1.心血管的变化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变化表现为:(1)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2)血压升高。(3)外周阻力视损伤情况而增加或下降,如在运动状态下,外周阻力下降,而在失血休克时外周阻力高。(4)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2.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应激性反应所呈现的血液动力变化总体是保持心、脑脏器的血供而降低其他部位的血供,尤其在因创伤而有较多失血时。

3.血液成分的改变

在应激性反应时,血液成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数量增多,血小板数量增多且粘附性强,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凝血因子、血浆纤维酶原、抗凝血酶等浓度升高。这些改

变既有抗感染、止血的作用,也有促进血栓形成,甚至发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不良影响。

(四)免疫系统的反应

机体应激反应时,免疫系统的变化可有增强与抑制两个方面的表现。免疫系统增强主要表现在急性期,如周围血中吞噬细胞增多,活性增强,补体、C反应蛋白等急性期反应

蛋白升高等。但由于应激时变化最为明显的神经内分泌改变是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人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器官含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表面也

含有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内啡肽等多种激素的受体,因此其对免疫功能主要显示抑制效应。所以,应激状态时免疫系统的变化极为复杂,总体而言,持续的应激反应会造成机

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甚至功能障碍。

(五)消化、泌尿系统反应

应激状态对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均以负面影响为主。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兴奋,胃肠血管收缩以保证心脑器官的供血,造成胃肠粘膜的缺血,之后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

应,如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等。另外,应激状态可发生胃肠运动的持续性增强,造成平滑肌痉挛而发生腹痛、腹泻等病变。同样,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兴奋将导致肾小血管的收

缩,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尿量减少;另外,肾上腺皮质的释放又促使水分泌排出减少,吸收增加,导致少尿,水钠潴留的现象。

 总而言之,人身损伤是伴随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的,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受到大大小小的损伤。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损伤的预防和形成机理,以及对产生纠纷之后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律师受理案件之后,对人身损伤的鉴定意见要进行质证和作出相应的抗辩,就要有针对性的加以研究以保障当事人的最大利益。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一篇:2020-2021年关于轮奸犯罪一审的大数据检索报告

下一篇:张世金律师: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件不起诉检索报告

该内容非常好 赞一个